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

 
 
 
     
       
第13屆國際盃數學能力檢測暨競賽開始報名囉!
(點我報名→) HOT!!!
 
考古題觀摩!
(點我查詢→)
 
 
 
     
   
 


 



第十三屆國際盃數學能力檢測暨競賽於 2013 / 08 / 26 開始報名!  

本領域包含長度、重量、容量、時間、角度、面積、體積等生活中常用的七種量,兒 童對這些量 ( 除了時間 ) 概念的認知發展形成都要經歷下列五個階段才算完整:1. 量的初步概念。2. 量的間接比較。3. 個別單位的描 述。4. 公制單位系統內的認識與換算 ( 化聚 )。5. 量的公式概念 ( 只有面積和體積有此階段 )。
 

階段

能力指標

(1~3年級)

N - 1 - 9
能透過感官活動感覺一個量,並能對兩個同類量作直接比較,進而對一個量作複製活動 ( 量:長度、 N - 1 - 1 容量、重量、角度、面積、體積 )。
N - 1 - 10
能使用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 ( 刻度尺的方式,即不涉及其接構 ),以一階普遍單位描述一個量 ( 量:長度、容量、重量、角度、面積、體積;普遍單位:米、厘米、分公升、千克、克、度、平方厘米、立方厘米)。
N - 1 - 11
能區分幾個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。
N - 1 - 12
能報讀鐘面上的幾點、幾點半以及數字鐘上的時刻,以便溝通。
N - 1 - 13
能透過查月曆報讀幾月幾日星期幾,並知道一年有 12 個月及各月之日數。

(4~5年級)

N - 2 - 8
能報讀 ( 鐘面上的 ) 時刻以及點算兩時刻間的時間;能理解 24 時制。
N - 2 - 9
能在保留概念形成後,進行兩個同類量的間接比較 ( 利用完整複製 ) 及個別單位的比較 ( 利用等量合成的複製 )( 量:長度、容量、重量、角度 、面積、體積 )。
N - 2 - 10
能認識各種量的普遍單位,應用在生活中的實例和估測活動,並培養出量感 ( 普遍單位:千米、毫米、 N - 2 - 10 公升、毫公升、時、分、秒 )。
N - 2 - 11
能理解生活中,各種量的測量工具上刻度間的結構,進而對以同單位表達的量作形式計算。
N - 2 - 12
能知道同類量中二階段單位之間的關係及使用二階單位作描述,並利用此關係作整數化聚。
N - 2 - 13
能以個別單位的方式 ( 利用等物合成複製後 ) 描述面積、體積,並能用乘法簡化長方形面積、長方體體積之點算。

(6~7年級)

N - 3 - 9
能理解同類量中不同單位間的關係,並作化聚活動 ( 可以有分數、小數 )。
N - 3 - 10
認識生活中使用的大的測量單位,如:千公斤 ( 公噸 )、千公升 ( 公秉 )、百平方米 ( 公畝 )、千平方米( 公頃 )。
N - 3 - 11
能以切割後,重新拼湊組合的方式 ( 幾何部份要配合 ),將平行四邊形、三角形和梯形,變形成長方形 N - 1 - 1 而計算其面積,形成面積之計算公式。
N - 3 - 12
能對非直線形的平面區域,選定適當的正方形單位,估計其概略面積,並檢驗圓面積公式 ( ^ r2,r 為圓的半徑 )。
N - 3 - 13
能理解容量和容積 ( 體積 ) 之間的關係,並利用此關係計算大容器 ( 如游泳池 ) 之容量。
N - 3 - 14
能將各種柱體,變形成長方柱而計算其體積,形成柱體之體積計算公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