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數學起源於人類的需要,它經過淬鍊,儼然自成體系。不過對大多數人而言,要能與生活連結
、要能與其他領域連結,所學數學才能落實,才能有助於終身學習。
所謂連結,不只是單向的數學應用。既然數學起源於需要,而理論又自成體系,情境與理論必
須兩相對照,才能瞭解數學的真意。
連結的第一步在於察覺,察覺生活以及其他領域的某些情境中有數學的要素,可藉助數學觀點 的切入,使情境的情景變得清晰。
連結的第二步在於轉化,把察覺到的數學要素,以數學的語言表出,把情境待釐清的問題轉化 成為數學的問題。
連結的第三步在於解題,解答轉化後的數學問題。它必須植基於數學本身的技能,有時候更要 把數學的內容主題 ( 數與量、圖形與空間、統計與機率、代數
)融會貫通,這屬於數學內部的連 結。
連結的第四步在於溝通,與自己以及與他人溝通解答的過程與合理性。因為解答的是經過轉化的問題,我們必須瞭解數學語言的真意,它與一般語言的異同,我們要用一般語言與數學語言說明
解題的過程與答案的屬性、合理性,使得數學式的解答有助於情境的瞭解。
連結的第五步在於評析,評析情境的轉化及其後的解題,兩者的得失,闡釋原來的情境問題, 提出新觀點,或做必要的調整,同時能將問題解法一般化。
|